
母女聊天中,蔡金華才知道,母親當年跟著父親趕集時,被幾個陌生人叫著一起去寺廟上香,後來才知道對方是人販。
連續坐了幾天幾夜的車,人販把她賣到了一個陌生的村莊,在這裡生活了很久,她才知道這個地方是河南濮陽的一個村莊。
不過她沒上過學,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究竟在哪裡,距離自己的家鄉有多遠,她只是通過坐車判斷,這個地方應該離自己的家鄉很遠很遠。
在這個村子生活十多年之後,第二任丈夫生病走了,兩人並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接著她又被介紹給了鄰村的老鞏,老鞏是孤寡戶,無兒無女,兩人相互幫扶一起生活了幾年。
當地村裡看到兩人膝下無兒無女,就把她們夫妻安排住進了敬老院,日子過的還算不錯,夫妻之間也很恩愛。
自從第三任丈夫老鞏走了之後,鍾樹群覺得自己在這裡再無牽掛,就萌生了回到四川尋找兒女的想法。
聽完母親講述,蔡金華產生了跟趙振剛相同的疑問既然母親知道家的大致位置和父親以及兒女們的名字,這28年為何不主動聯繫兒女早點回家?

眾人雖然都最關心這個問題,可鍾樹群老人卻一直在迴避,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
蔡金華接母親回四川之前,母親讓她和二哥跟她一起到第三任丈夫老鞏的墳前去祭拜,在老鞏的墳前,母親哭的很傷心,蔡金華判斷母親跟這任丈夫感情應該很深厚。
蔡金華和二哥帶母親回到四川家裡之後,大姐組織全家為母親舉辦了熱烈的歡迎儀式,母親高興的像個孩子,可進屋看到丈夫和大兒子的遺像之後,又瞬間情緒崩潰大哭。
原來回來的路上,蔡金華擔心母親得知父親和大哥離開的消息會傷心導致傷身,就故意隱瞞了情況,告訴母親現在一家人都好都還健在。
痛哭過後,母親也終於道出她一直沒有聯繫家裡兒女的原因。
當年鍾樹群得知自己被賣了之後,心裡非常驚慌,她不知道自己被賣到了哪裡,所以她不敢有逃跑的想法。
第二任丈夫對她還算不錯,看管不算很嚴,本來她有機會向外求救,但她人生地不熟擔心求助的人不可靠。
另外還擔心,即使回到四川老家,脾氣暴躁的丈夫也一定不會輕易放過她,她怕自己以後的日子更難過,所以就放棄了求助回家的想法。